設備管理系統

分析設備管理系統中的關鍵問題

介紹

設備管理系統是以設備為研究物件,追求設備綜合效率,應用一系列理論、方法,通過一系列技術、經濟、組織措施,對設備的物質運動和價值運動進行全過程(從規劃、設計、選型、購置、安裝、驗收、使用、保養、維修、改造、更新直至報廢)的科學型管理。由此可以看出,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全面掌控,是我們在設備管理系統中的關鍵第一步,而對設備進行狀態的監控,就需用到大量的感測器,例如加速度感測器、溫濕度感測器、壓力感測器、拾音感測器、流量感測器、磁感測器等。

我們首先看看不同類型的感測器是如何進行工作和採樣的,隨後再分析這些採樣的結果可以如何運用到我們的設備管理系統中。

加速度感測器
溫濕度感測器
氣壓感測器
位置感測器
角度感測器

這些感測器就像人的觸覺,它們將工作環境或者是目的機器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採集,然後傳輸給控制設備,控制設備根據這些資訊,做出相應的操作,並將資訊或者操作結果上傳到雲端伺服器,提供給遠端的管理人員參考或者管理。

 

為了實現這些遠端的設備管理系統管理,就必須要求設備有一個與外界聯通進行資料交換的管道,例如我們常見的鍵盤、滑鼠、顯示器、喇叭、觸控式螢幕、並口、串口、網口、USB口、無線模組等,這些資料資訊交換的管道分為現場與非現場交互兩種方式,使用者現場與設備通過鍵盤、滑鼠、觸控式螢幕等告訴設備資訊,設備通過顯示器、喇叭等返回應答的內容,這些統稱為現場方式的設備管理;而通過通訊介面,與遠端的設備或者使用者進行資訊交互的,例如通過無線模組,連入互聯網,將資訊傳遞到遠端的雲端伺服器,使用者可以進行遠端的操作。

 

這兩種方式的設備管理,各有優缺點 – 現場方式可以對設備狀態進行及時干預,即時監控、調整設備運作的狀態,使得設備可以最大靈活度來適應使用者的控制要求,這樣方式可以使得設備運行趨近於使用者的意圖; 但缺點也很明顯,使用者同一時間只能操作和控制少量的設備,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靈活協調,往往要的規模作業或者提高一級的設備靈活度,就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來進行相應的操作與維護,企業的成本壓力增加不少。而採用非現場方式,優勢就是以最少的人力成本,最大靈活化設備,一個使用者可以同時控制,監控的設備數量遠遠大於前者,而缺點是目前對於突發的現場狀況,無法做到及時回應,對於一些時間要求較高的設備控制應用,遲滯的反應,極有可能導致重大的事故發生,嚴重危及到設備的安全。

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5G時代,甚至未來的6G,量子通訊等通訊方式的普及,遠端設備管理系統的靈活度會大大提高,加入了AI的功能的設備在某些場合完全可以替代現場使用者存在,可以實現機器設備的自主運作,自行決策,自動應急等原來需要人來實現的操作。

 

威雅利電子與世界領先的半導體技術提供商ARM的合作,為將來的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應用,新能力,新技術提供了富有前瞻的設備管理系統方案——Pelion技術,核心的價值就是設備管理的安全連接。

參考方案

參考方案

我們致力將嶄新的開發理念融入高性價比的參考設計中, 為客戶推動具成本效益的參考方案。

方案查詢

如果您對此方案感興趣,請聯繫我們瞭解專業設計意見。